
我們住的是family apartments,所以只要天不下雨,幾乎都可以看到小朋友在庭院裡玩耍。這些小朋友很可愛,看到我們都會說hello。他們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,有的英文說得彆彆腳腳,但一玩在一起,語言溝通不成問題。常常見到他們中午一過,就坐在草地上玩了起來,辦家家酒、射水槍、踢足球、翻跟斗...累了就坐一圈聊天說笑。玩佔了他們一天很大的比例,這裡天黑的晚,到九點多還可以聽到他們的尖叫與笑鬧!
每回看到他們在玩,就讓我想到我的童年,下課回家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書包丟在客廳,然後衝到家附近的空地找鄰居的朋友玩。在那個玩具算是奢侈品的年代,我們靠的是腦袋想花樣來玩,兩根相距十公尺的電線桿可以當作兩個國家的戰場,兩邊的人必須一方面俘虜對方到自己的土地,又得小心在踏上對方領土時不可以被抓走,這樣一個簡單的遊戲,可以讓我們玩到忘了回家吃飯。我們也會用粉筆在地上畫格子玩跳房子、過五關,再不然就玩彈珠、射尢仔標、丟沙包、拋筷子,最常玩的是拉起橡皮筋結成的繩子比跳高。不知怎地,總是會有用不盡的點子可以玩,倒是沒見過有誰帶花錢買的玩具出來湊熱鬧的。玩對當時的我們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。
我又想到現在台灣的小朋友,下課後第一件事可能是去安親班、補習班或才藝班,寫功課、學美語或彈鋼琴。玩?門兒都沒有!在排的滿滿的行程中,僅有的空閒就拿去打電動或看電視。如果真的給了他們一天的空閒,很可能反而會覺得無聊不知道要做什麼。沒錯,無聊!這是我最常聽到小朋友講的兩個字,不只是小朋友,我教過的學生從國中生到大學生都常常咕噥:「好無聊啊!」真是奇怪了,英國的這些小朋友可以在草地上玩上六七個鐘頭仍樂此不疲,我們小時候可以大家夥吆喝一下就兩手空空出去玩到忘了妳忘了我,無聊好像是太抽象的形容詞,很難理解與體會。為什麼在物質如此富裕的現代台灣,我們的孩子卻動不動就覺得無聊呢?
玩,有想像力的玩,其實孩子最寶貴的資產!什麼時候台灣的爸媽才能還給孩子自由自在玩耍的權力呢?我真心期待著...*^_^*